第一次面对“弹劾书”
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尤爱芳
上午,上完第二节语文课,我像往常一样,拿起教科书,准备离开教室。就在我走出教室的一刹那,晓霏匆匆跑来,脸红红的,递给我一张纸条,又急匆匆地跑开了。凭着以往的经验,我猜测这上面不是在写颂扬我的“甜言蜜语”,就是写不愿和某某同桌的“鸡毛蒜皮”,我没有叫住她问清什么事,也没有立刻展开纸条,只是随手将它放入了口袋,就回办公室了。
下午第三节课是班会。我走进教室,班内异常安静,同学们坐得极其端正,空气中似乎涌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,每个人的目光中都闪烁着一种焦灼的期待,班内发生了什么事?他们在期待什么?我迅速地在脑海中复现一天的事情。在我肯定班内并没有什么“轰天大事”发生之后,我开始了班会的常规教育。在我对安全教育掰开揉碎、苦口婆心地讲解时,晓霏忽然站起来问:“老师,您同意了吗?”我被她问得一头雾水,忙问:“同意什么?”“纸条……”全班同学听到纸条一词,都抬起了头,重新专注地盯住了我。纸条!哦,我忙从口袋里拿出那张纸条,展开一看,纸上用红色的笔赫然写着“申请书”三个大字,下面的内容也是用红笔写的,密密麻麻,我匆忙浏览了一遍,这哪里是“申请书”,分明是状告纪律班长晓豪的“弹劾书”,上面写满了晓豪的种种“罪行”,甚至用上了“恶劣”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纪律班长管人时的方式,并且强调他“管人不管己”,简直是一个不听谏言、滥用职权的“贪官污吏”,最后写道“我们都讨厌这个纪律班长,我们早想向老师写申请书了。只因为他也是我们师生中的一员,我们一直忍着,希望他变好。可是今天早晨他又将晓韬打哭了,我们实在忍无可忍。老师您要撤掉他,我们要重新选一个以身作则的纪律班长!”下面是班内同学不同字体的签名,足足有36个!原来班内发生了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事。晓豪引起了众怒,真是难以想象!
晓豪是班里的纪律班长,平时是有些松懈――上课爱插嘴,下课爱打闹。刚接班时我本来是想利用“封官”的办法来约束他,用正人先正己的“紧箍咒”套住他,谁知,他现在发展到了滥用职权、欺小凌弱的地步。从联名的人数看,这张诉状并非晓霏一人的私怨,“罢官”是人心所向,众望所归。面对这张字字真、声声怨的“弹劾书”,我气血上涌,就在我要开口批评晓豪时,我看了一眼晓豪,只见他将头低得几乎碰到了桌面,与一张张仰起的小脸比,他显得那么狼狈、那么落寞。我忽然改变了主意,轻轻走到他的桌边,搭着他的肩膀,说:“晓豪,你知道老师看到这张纸上写了什么吗?”他点了点头,始终不肯把头抬起来,脸色很难看,显然他的心里在经历着波涛澎湃的复杂历程。我又轻声追问:“你想为自己解释什么吗?”他不语,其他孩子都注视着我们,教室里出奇的安静。“那你现在想说什么?”他还是不说话,一颗晶莹的泪珠从眼镜后面滑出,落在了桌上,接着第二颗、第三颗也相继涌出,我忙伸出手给他轻轻擦去,他的脸很凉,其实他现在的心情一定比脸更凉。看着他难受的样子,一种强烈的保护他内心不受伤害的愿望驱使我再次问了一句:“你现在脑子一定很乱,你很后悔,却什么也说不出来,是吗?”这次,他用力点了点头。
我重新走回讲台,真诚地问全体孩子们:“孩子们,晓豪已经后悔了,我们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吗?”“能!”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。这时,晓豪激动地站起来,深深地鞠了一个躬,班内响起热烈的掌声!我也被孩子们纯真无暇、宽容大度的行为深深感动了,眼角湿漉漉的。是啊,原谅、信任,多么珍贵的东西,我们在这一刻共同拥有了!
接下来的日子里,晓豪像变了一个人,晨读的时候,他早早地来到学校,有模有样的像小老师那样在同学间巡视;午休的时候,他早早地进教室,轻轻地提醒同学们该进行“书法天天练”了;放学的时候,他总是留到最后,关好所有的门窗才回家。同学们遇到困难了,他总是热情帮助,而且对任课老师更是出奇的尊敬……关于改选纪录班长的事,谁都没有再提起。
回想起对这件事的处理,我万分庆幸,我庆幸自己在第一次面对“弹劾书”时没有冲动,我给了晓豪一个机会,让他稚嫩的心受到了保护;我给了全班同学一个机会,让他们在原谅中学会了宽容;我也给了自己一个机会,让我在冷静中取得了育人真经。试想一下,如果我在看到这份“弹劾书”时勃然大怒,当着全班孩子的面,质问晓豪,那么对这个孩子造成的伤害无疑是重大的、是永久的。虽然,把他“削职”了,看似顺应“民情”,但是,也就不可能给这个孩子“将功赎罪”的机会,这势必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。这一事件中,教会了陶晨豪的感恩,那一鞠躬就是最好的行动,同时也教会了其他孩子学会了宽容。是的,学会了宽容,教育自然就成功;学会了宽容,师生自然就和谐;学会了宽容,校园自然就美好。